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六安市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时间:2024-03-20 10:19
字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

现将《六安市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4320     

 

六安市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抓好2024年度粮食生产工作,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产丰收,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和一号文件要求,以推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为目标,锚定粮食生产能力走在全省前列的任务要求,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作物单产提升、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统筹抓好其他粮油,千方百计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纵深推进多种粮、种好粮,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15.5万亩以上、总产72.45亿斤以上;巩固落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大豆和油料面积分别稳定在21.02万亩、98.99万亩以上;新建育秧中心4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率65%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当前夏粮面积已基本定型,无法增加,各县区要围绕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持良田粮用、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及早谋划部署,在稳定一季稻面积的基础上,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要巩固早稻生产成果,确保全市早稻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鼓励在旱地、坡耕地上发展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撂荒耕地恢复用于粮食等作物生产,千方百计增加粮食面积。

(二)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各县区要优先选用市级发布的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作为农业生产推介用种,依托规模种粮主体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省级指挥田、精耕细作示范点等资金和项目,引导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选用主导品种,进一步提高主导品种面积覆盖率。优化品种布局,科学引导主体推进集中规模经营,实现单种、单收、单储、专用,提高粮食品质性状一致性。原则上,水稻主导品种霍邱县不得超过8个,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不得超过6个,霍山县、金寨县、叶集区不得超过5个,每个乡镇不超过2个。

(三)推进育秧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农业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企业建设育秧中心。积极组织农技、农机和乡村土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规范育秧中心主体做好基质选购、种子筛选、秧盘准备、秧田平整等相关准备工作,引导育秧中心为农户提供优质优价育插秧作业服务,扩大育插秧面积,进一步提升水稻机插秧水平。全年新建育秧中心40个以上,累计达到220个以上、累计育秧可移栽能力400万亩以上。

(四)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持续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新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个、提升33个、整合12个,累计达到144个。加快提升粮食生产关键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和小麦机条播技术应用,水稻机插秧率达到65%以上、小麦机播率达到90%以上。推进粮食生产全链条节粮减损,挖掘粮食机收减损潜力,开展水稻、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降低粮食产后灾后损失,新建粮食烘干中心12个,累计达到170个。

(五)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培育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全市50亩以上种粮大户数量稳定在18000户以上。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的生产模式,全市新增粮食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00个以上。支持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牵头引导和居间服务作用,推广叶集区三元镇田掌柜、田医生、田小二模式,探索开展为民农事服务试点,为农户提供普惠性全程式+点单式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六)优化种植茬口衔接。各县区要按照稻麦、稻油周年轮作生产模式,合理选用品种,优化调整主要粮油作物种植茬口衔接窗口期。要大力推广生育期适中的水稻品种,减少晚熟水稻面积,确保茬口衔接顺畅,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统筹发展再生稻和秋种生产,合理规划发展再生稻区域,充分挖掘虾稻田、低洼田、冷浸田等不适宜秋种的田块再生稻发展潜力,减少占用稻麦、稻油等两季轮作耕地。

(七)开展秋种“一张图”试点。制定秋种一张图试点方案,综合秋种规模、作物分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选取一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乡镇试点开展秋种一张图编制工作,采取种植现状调查、规划目标设计等方式,完成小麦、油菜等秋种作物的规划上图,切实将试点乡镇耕地利用现状和秋种计划落实情况找准找实。

(八)推进粮油单产提升。组织实施好霍邱小麦、舒城油菜单产提升整县制推进项目,力争霍邱县小麦、舒城县油菜平均单产均较2023年提升3%以上。持续落实好全市2个省级指挥田、10个精耕细作示范点项目,聚焦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作物,力争打造一批吨粮田”“吨半田等高产示范典型。增强高产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技术总结提炼,各县区2024年度至少大面积推广一项单产提升关键技术。

(九)落实科学防灾减灾。加强小麦赤霉病物资筹备,及时落实防控资金,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治处置率100%、病粒率低于2%;统筹抓好水稻三虫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确保全年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及早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完善抗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工作预案,提前做好技术和物资准备。适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抗灾生产指导服务,指导群众抓好灾后生产恢复。

(十)统筹抓好其他粮油生产。落实再生稻扩种任务,全市再生稻面积发展至94万亩以上。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全年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21.02万亩以上,不折不扣落实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巩固油料扩种成果,全市油菜面积84.39万亩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确保全市油料面积98.99万亩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要整合优势资源,落实以村保乡、以乡保县、以县保市工作部署,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按质按量、不折不扣落实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二)强化政策支持。各县区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惠农政策,要统筹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国家和省级相关涉农补贴和项目资金,在政策许可前提下向种粮主体予以适当倾斜。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粮食生产的投入比例,加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

(三)强化服务指导。各县区要充分发挥农技人员服务生产作用,在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时期,适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强化对口联系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农业、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联系会商,科学研判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及影响,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指导群众主动避灾、科学抗灾、有效救灾。

(四)强化结果运用。市级将对各县区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在水稻机插秧、小麦抢收等关键时期,实行日调度、日通报。通过卫星遥感的方式,对各县区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情况进行监测,对因工作推进不力,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存在差距的县区,将予以通报,并将县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乡村振兴争先创优赛马激励。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