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农田“高标准” 增产“有成效”
近年来,金安区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管护机制,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区编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优先把永久基本农田、淠史杭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围绕“三个新增”开展多方论证、征求群众意见,开展专家评审,确保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区农业农村局、监理单位、项目乡镇村、种植户、第三方检测机构、跟踪审计六位一体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规范资金管理和竣工验收,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建一块成一块。截至目前,全区共建设高标准农田74万余亩。
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印发《金安区农业项目建设工程建后管护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在项目建成后,及时将建成高标准农田向所在乡镇村移交,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范围,严格管护标准,落实管护主体,确定管护人员,实现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全部纳入管护范围,定期维护、持续发挥效益。2023—2024年累计争取和安排各级管护资金440万元,为高标准农田管护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领域建设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启用“巡田助手”小程序,及时发现高标准建设和管护问题,切实整改到位。
利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农田地力、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土地平整等能力提升的便利条件,结合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广粮食作物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增加土地流转率,提高粮食产出能力。2024年该区粮食总产53万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0.2%、机插秧率66%。强化建成高标准农田用途管控,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良田粮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