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A167号重点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罗荣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二轮土地延包档案管理的建议》被市政协定为六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由市政府指导市农业农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思想认识、完善管理制度”意见办理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将其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自我市延包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积极谋划推进,指导市委农办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的通知》,强调各试点地区要将延包试点工作作为一件非做不可、必须做好的大事扎实推进,对延包工作步骤、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同步印发了延包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七个工作专班,将延包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组织保障专班有序推进。2025年1月24日,农业农村局 国家档案局印发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档案管理办法》,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和档案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档案局制定了《安徽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
下一步,市级将督促指导各县区按照国家和省级的管理办法,落实二轮延包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同时,将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纳入乡镇、村延包工作验收范围,推动档案工作与延包业务深度融合、同步落实。
二、关于“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意见办理情况
市级坚持“全员覆盖、分级负责、精准施训”原则,重点针对县区骨干、乡镇分管领导和农经站长举办专题培训班,系统解读延包政策法规及档案管理要求。县级层面结合试点进度,组织对乡镇农经干部、档案员及村“两委”负责人、经办人员轮训,聚焦政策落地、信息采集、合同签订、“一户一档”整理等实操技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2397次,培训县乡村三级干部及业务人员190193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政策理解和档案规范操作能力。
下一步,市级将依据国家和省级层面《管理办法》,安排市级档案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聚焦延包档案管理要求、信息化建设、具体业务实操及疑难问题处理等,适时组织专项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
三、关于“规范文件形成、加大收集力度”意见办理情况
市级严格依据国家及省级档案管理办法指导基层工作,一是科学分类明确范围期限,将延包档案统一划分为综合管理、合同管理、特殊载体三类,保管期限设为永久、30年、10年三档,涉及农户承包权益的核心合同及身份材料原则上定为永久或30年。二是强力推行“一户一档”,对涉及农户承包权益的材料(合同、身份确认表、签字表、证明等),严格以户为单位收集、整理、装订、编目,形成规范独立的农户档案,确保信息清晰、权属明确、查找便捷。三是强化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在入户调查、摸底核实、方案公示、合同签订、权证发放等关键环节必须留存原始记录和经农户本人签字确认的材料。同时要求加强对关键材料的收集,特别是无地少地农户认定材料、家庭成员资格变动证明文件、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记录、公示材料、纠纷调处协议等,务必做到及时、完整、准确、清晰。
下一步,市级将结合试点推进,完善档案收集范围与归档清单,提供更清晰的工作指引,重点强调对特殊情形证明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强源头把控,指导规范填写表格、制作图表声像材料,确保归档文件字迹清晰、数据准确、载体安全。
四、关于“配备安全设备,保障档案安全”意见办理情况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延包档案安全,在经费保障上,明确要求各县区将档案管理经费纳入延包总预算足额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投入,目前全市135个试点乡镇均设专门档案室或综合用房;1668个行政村建立专用或合用档案室(柜),其余村明确安全临时保管场所。在电子档案安全上,统一推广使用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信息按要求录入,市、县两级部署数据备份。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全市半月调度机制,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定期赴基层实地检查进度及保管条件,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
下一步,市级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指导县乡全面提升实体档案保管条件,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对暂不具备安全保管条件的村级档案,要求及时移交乡镇或县档案部门规范代管并办交接手续。同时进一步健全档案定期清点、检查制度,安排农业农村和档案等部门把档案安全作为督导核心内容,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
感谢您对我市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64-328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