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定点帮扶金安区施桥镇旗杆村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时间:2025-01-03 15:17
字号:

旗杆村位于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东南部,辖23个村民组,全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2856.36亩,林地面积400亩、水面400亩,户籍人口1600余人,2014纳入贫困村,17村出列的建档立卡贫困村,该村共有脱贫户79户218人、边缘户6户14人,低保户26户 52人,特困供养户17户18人。2024年6月底第九批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按照“指导不领导、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参谋不决策”原则,真抓实干、真情服务,用实际行动助推旗杆村的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一、抓党建,当好基层组织的“指导员”。一是突出党建引领。与村“两委”形成合力,建立融合互助机制,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同学习、同走访、同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讲话精神和“三农”工作批示指示精神,2024年6月份以来,2024年6月份以来,组织全村党员集中学习12次,交流研讨12次,书记讲党课2次,参与党员168余人次。二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下沉村组的方式,引导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为党员群众上党课10余次,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及政策文件,把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区委工作安排及镇党委工作要求上来。三是发挥结对共建作用。联合六安市农业农村局、金安区财政局、金安区自然资源局共同组建党建联盟,开展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五联创建”活动,同时与村“两委”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针对村级党建工作薄弱环节和短板,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点,规范党建资料,争创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村。2024年以来按期转正1名党员、新发展党员1名、积极分子1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名。

二、勤走访、当好巩固脱贫的“守门员”。一是持续开展驻村帮扶。严格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全覆盖走访全村脱贫户、监测户以及一般农户,逐户核对并及时更新一户一策、明白纸和信息系统的帮扶措施,按照要求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摸排、住房安全排查、防返贫集中排查、家庭经济收入核查等工作。二是因户实施惠民政策。结合脱贫户不同特点和需求,因户施策,新申请低保户3户6人,各学段教育资助45人,雨露计划5人,为12户种养大户申报特色种养业产业奖补资金2.1万元;设立公益性岗位、龙门环卫18人。三是突出重点分类帮扶。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分类帮扶工作,摸排稳定脱贫户30户91人,一般脱贫户46户118人,新纳入监测对象1户7人,重点关注突发变故家庭、患大病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生活困难户,联合金安区女企业家协会等社会组织开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谋发展,当好产业发展的“参谋员”。一是立足实际谋划项目。结合村级实际,多思考多谋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了重点要在土地上做文章思路,继续扩大育秧工厂的服务能力,建设粮食烘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事综合服务中心;调优生产品种结构,扩大再生稻生产规模,充分抓住二轮延包契机,调优土地承包关系,提升土地规模经营效益。二是外联内合加强学习。在努力进行自我发展的同时,注重探索发展新模式,主要是要做好“走出去”与“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拓宽发展思路,积极向发展较好的强村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沟通联系交流机制,先后4次组织村两委到霍山、开发区有关企业、裕安区石婆店镇、金安区毛坦厂镇等开展学习考察。三是上下结合积极争取。一方面结合自身工作优势和人脉,多到有关部门,充分了解政策、资金信息,为下一步谋划工作提供方向,另一方面充分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找准适合我村发展的道路,科学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支持。2024年,进一步争取水稻机械化发展各类补助资金30余万元,社会化服务资金40余万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服务面积达到近5000余亩,同时投资近20万元,建设“农家乐”餐饮场所一处,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

四、解民忧,当好联系群众的“服务员”。一是做好惠民政策宣讲工作。加强学习政策,充分了解政策同时积极深入到村组户,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等,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024年11月中旬,结合自身的工作,率先在旗杆村组织开了超长期国债支持农机报废更新政策的试点工作,全村报废闲置的手扶拖拉机92台。二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通过全覆盖走访调研,制定为民办事内容,明确服务具体事项、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协调选派单位及社会企业申请帮扶资金6万余元,与村“两委”干部共同发力,加强村内道路修建、改水改厕、河道清淤、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民生实事20余件。三是落实民生保障项目。配合村两委积极协助村民做好民生保障项目,为55个残疾人申报残疾人两项补贴,1228人申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45人申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74人申报城乡居民养老金,在村内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处,发放垃圾桶86个、硬化道路12.7KM、路灯185盏、提水泵站2座、养老院2所。

五、促和谐,当好乡村治理的“助推员”。一是推进“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美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公益性岗位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推进“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推进村级治理。推动村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不断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使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关系更加和谐;三是推进文明创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文明创建工作,督促制定村规民约,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整体素质。积极争取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相关支持,满足新阶段下村级工作的日常开展。四是推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力所能及地帮助脱贫户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群众满意度。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