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2022年4月8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六政办秘〔2022〕50号,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施行,现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一)制定背景。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化肥农药利用率稳步提升,使用量逐年下降。2021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全市农业绿色发展,市委提出“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课题。为此,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牵头制定了《六安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二)制定依据。1.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2.“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3.安徽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4.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点的通知;5.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科技强农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六安市机械强农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六安市促进农民增收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6.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7.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和全面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下称“双减”行动),是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我市优质粮食及优势果菜茶生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通过“双减”行动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扩大我市优质农产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为我市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市农业农村局接到“推进化肥农药双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课题后,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县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立即成立文件起草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六安市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此后多次组织调研,并在系统内干部职工对方案(草稿)进行了充分讨论,由起草组对大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汇总和采用,经局主要负责同志审阅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在征求科技、财政等市直部门及各县区人民政府意见后,起草组再次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送审稿,按程序进行审定后,于4月8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全市“双减”行动示范种植面积1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3%,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常年达98%以上。
五、主要内容
一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做好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农户施肥调查、配方制定发布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性工作,推进精准施肥。
二是优化施肥结构。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加快缓控释肥、增效肥、机械施肥专用肥、作物专用肥等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因地制宜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优化施肥品种结构和和养分结构。三是转变施肥方式。加快农机农艺融合进度,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等技术,减少养分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生产节本提质增效。
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发挥全国植物保护提升工程项目引领作用,着力推进病虫疫情监测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
五是注重社会化服务。培育扶持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诚信度高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施肥、全程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服务,提高科学施肥用药水平,稳步提升化肥农药利用率。
六是推进绿色防控。围绕“绿色、高效、控害”目标,加大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应用。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推动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单一化学防治。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从代防代治向承包防治转变,从以化学防治为主向全程绿色防控转变,不断提升病虫害防控水平。
七是强化示范引领。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双减”行动示范区,示范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推动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适时开展现场观摩,发挥规模化、标准化的示范引领作用。
八是强化品牌培育。坚持市场导向,着重从生产角度抓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试点创建“双减”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带动生产者主动选择“双减”生产模式。九是强化科技支撑。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双减”技术攻关,优化一批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双减”技术模式。
六、创新举措
一是提出通过强化品牌培育,试点创建“双减”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带动生产者主动选择“双减”生产模式。
二是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双减”行动挂钩,提出落实“四员一哨”监管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开展动态抽检,实施全程化监测,倒逼生产者选择“双减”生产模式。
七、保障措施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领导组。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用好中央财政及省财政资金,加大市财政统筹涉农资金向“双减”行动倾斜力度,并要求县区加大本级财政投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全方位宣传“双减”行动的意义和要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双减”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实施农技人员“联企带户”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
四是加强日常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构建化肥农药使用信息化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落实“四员一哨”监管机制,实现网格化管理,开展动态抽检,实施全程化监测。结合实际,统筹执法、农技推广、农产品检测、市场监督等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形成执法威慑。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投诉举报奖励制度。
五是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对化肥农药“双减”行动的督查检查,督促各地开展好“双减”行动。优化调整政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等考核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考核细则,严格执行,考核结果与财政涉农资金分配、项目安排、奖惩激励挂钩。
下一步,将围绕《方案》有效实施,紧盯目标任务,从强化重点任务落实、加强工作保障等方面着手,按照方案提出的推进路径,对标对表认真组织实施,使该项工作得到落实。
政策咨询部门: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周武新;
联系电话:0564-337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