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在地农作物冬季田间管理工作的通知
根据省市气象部门预测分析,今年冬季我市可能出现多轮低温雨雪天气,明年春季低温连阴雨和“倒春寒”明显,未来一周,全市最低气温持续在-3℃以下,油菜、小麦等在地农作物冬春遭受低温冻害概率较大。为全面抓好当前农业生产,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作物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季粮油丰产基础,现就切实做好在地农作物冬季田间管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头等大事。各县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抓好在地农作物冬季田管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的重要意义,责任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人,措施落实到田间、到地头、到棚室。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掌握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扩展动态。全面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的监测调度,在关键农时和灾害多发期,组织专家进行会商研判,提出科学应对技术措施,发布预警信息,扎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努力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产丰收。
二、紧盯关键环节,落实田管措施
今年秋种以来,油菜、小麦适播期气象条件总体适宜,农情调度显示苗情好于去年同期,整体较好。但近期影响我市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局部发生阶段性极端低温冰冻的可能性较大,对油菜、小麦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各县区要全面落实冬季田管措施,突出重点地区、关键农时、主要灾害,分区分类指导,狠抓重点环节,落实关键技术,确保安全越冬。
(一)油菜冬季田管。一是促长防寒。对于播种晚的弱小苗,冬前绿叶数达不到6片叶,根系不发达,抗寒和抗冻性差,应及时喷施叶面肥,促进生长发育,并在寒潮来临前覆盖植物秸秆,增温保湿。对于播种较早的旺长苗,喷施多效唑等化学调控剂,促进植株矮壮和根系发育,提高油菜的抗寒防冻能力。二是清沟理墒。利用晴好天气,及时清理疏通“三沟”,做到可排可灌,防除渍害,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三是及时追肥。每亩追施尿素7-8公斤,长势较差或直播油菜较迟的田块亩追施8-10公斤,促进油菜苗情转化升级,为油菜越冬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中耕培土。对于板结田和僵泥田要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降低湿害,减少田间杂草,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时应按“行间深、根旁浅”的原则进行,促进根苔粗壮,力争达到壮苗越冬。五是防虫除草。油菜苗期易发生蚜虫,用溴氰菊酯、噻虫嗪等农药,进行科学防治;对有草害的田块可结合中耕培土时进行人工除草,或施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以禾本科为主的油菜田,在杂草2-3叶期选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烯草酮等药剂进行防治;以阔叶类杂草为主的油菜田,可选用二氯吡啶酸,草除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二)小麦冬季田管。一是机械镇压。对旺长田块及秸秆还田量大、播后镇压不到位、表土层疏松的麦田,适时适度进行机械镇压,辅助化控等措施,控分糵、促长根、转壮苗。二是防病虫草。重点做好麦田杂草、小麦茎基腐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主要病虫草害的调查监测,积极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压低病虫越冬基数,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含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等成分的单剂或复配制剂。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含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唑啉草酯、炔草酯等成分的单剂或复配制剂。发生茎基腐病较重的地块,可对茎基部喷施苯醚甲环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氯氟醚菌唑等药剂。三是分类补救。寒潮过后及时调查受冻情况,对受冻麦田,及时追施速效氮,分类施肥补救,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促进安全越冬。
(三)蔬菜冬季田管。一是提早检修棚室。及早检查维修加固棚室,土墙日光温室及时加盖后屋面薄膜,防止雪水下渗损伤墙体。二是及时防寒保温。设施蔬菜棚室要及时加保温棉被、草苫等材料覆盖防寒,有条件的棚室配备应急加热设备。露地蔬菜产区要加强中耕培土,寒潮过后加强遮阳覆盖,延缓冻融,防止冻害。要落实大棚设施的安全排查工作,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科学运筹肥水。晴好天气进行叶面追肥,提高植株抗性。结合滴灌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花芽分化,提高产量品质。四是抓好病虫防控。设施蔬菜产区,重点预防低温高湿病害和蚜虫、白粉虱、螨类等害虫。露地蔬菜产区,重点预防软腐病、霜霉病等十字花科病害,小菜蛾、斜纹叶蛾等膜翅目害虫,以及粉虱、蓟马等茄果类刺吸型口器害虫等虫害。
(四)茶园冬季田管。越冬幼龄茶树要做好覆盖保温防冻,重点做好早春“倒春寒”防范应对。一是保温防冻。视情用作物秸秆、遮阳网或地膜等覆盖茶树蓬面,气温回升后及时拆除。有喷灌条件茶园,可在气温接近0℃时开启喷灌,连续到次日气温回升至4.0-5.0℃时关闭。二是及时清雪。做到雪后及时除雪,有条件可利用背负式灭火机(大棚吹雪机),提高除雪效率。三是及时采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必要时适时早采芽叶,避免连续低温造成品质、经济上更大的损失。四是灾后处置。冻伤较严重茶园,可及时采下红变芽叶。视情开展茶树冠面喷雾,缓解冻伤,促进生长。
三、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技术指导
各县区要立足实际,切实加强在地农作物冬季田管技术指导。一要制定具体针对措施。根据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监测情况,及时制定油菜、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冬季田间管理方案,分区域、分时段、分苗情、分墒情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指导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二要精准服务到田。组织技术力量,通过蹲点包片、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面对面服务,实现各项技术措施精准到户到田。三要突出示范带动。充分发挥省级指挥田和精耕细作示范点项目、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耕地轮作和扩种油菜等项目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民提高冬管质量、效率和技术到位率。四要备足抗灾物资和装备。加快培育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储备一批应急救灾机具。及早检修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设施,及早做好用肥、用药、用种等农资需求调度,加强余缺调剂,强化质量监管,保障生产需求。